在最近几年,ERP系统这个词已经与“数字化转型”深度绑定,搞得好像不上ERP系统,企业就活不下去了。结果一大堆老板跟风花了几十万、上百万去搞,来来回回折腾了一年半载,最后陷入“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”的困境。有一句话:不上ERP系统是等死,上了ERP系统是找死!
据Gartner研究显示,全球70%的ERP系统项目未能达成预期目标,这种现象背后,折射出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。
那么到底是ERP系统的问题?还是企业的问题?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
1、领导层认知断层
信息化建设需自上而下破局,许多企业将ERP系统视为“万能工具”,却忽略了其本质是管理思想的载体,是一场涉及组织架构、业务流程、人员能力的系统性变革。
高层管理者若对信息化缺乏基本认知,仅将项目视为技术部门的任务,必然导致资源分配失衡与跨部门协作困难。尤其是像ERP系统、MES系统等这种跨部门多,跨业务流程多的IT项目,如果没有大领导的支持,是很难摆平各业务部门的小山头的。
速达软件在服务客户时发现,成功案例中企业领导者往往亲自参与需求梳理,并通过定期项目会议确保各方目标对齐。这就是ERP系统在实施过程中“一把手工程”的重要性——唯有高层从战略层面推动,打破部门壁垒,制定统一规则,才能为系统落地扫清障碍。
2、追求大而全的ERP系统
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博弈,“贪大求全”是许多企业在ERP系统选型与实施中的典型误区。看到同行成功案例便急于复制,试图一次性集成所有业务模块,却忽视了自身管理基础与业务复杂度的匹配度。
这种思维导致实施周期无限拉长:模块间的逻辑冲突不断暴露,业务部门的个性化需求难以调和,员工在漫长的等待中逐渐消耗热情,最终陷入“问题越积越多、上线遥遥无期”的困局。
本质上,ERP系统是服务于业务的工具,而非彰显实力的面子工程”,这种“理想丰满,现实骨感”的落差,本质源于对工具的过度神化。
速达软件建议回归务实:先聚焦核心业务流程,如财务、供应链等高频场景,通过最小化可行方案快速上线验证,待基础流程跑通、员工适应后,再逐步拓展模块。这种分阶段建设不仅能降低试错成本,更能通过阶段性成果增强团队信心,形成“建设-优化-迭代”的良性循环。
青岛速达天耀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专注提供ERP管理软件,进销存管理,财务管理,OA系统,CRM系统,MES系统,订货平台,云docker,智能AI管理软件等软件系统定制部署及服务。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不单单是一个软件、更是根据客户企业情况制定不同的企业管理流程,制定适合企业的信息化方案,助力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,提升效率,提升竞争力。如有需求,联系我们:18953277780/80912577。